花炮系毕业生转业率高达80%

作者:admin 来源:四川烟花爆竹检测检验 点击数:515 发布时间:2014-06-23 03:23:29

花炮系毕业生转业率高达80%
 


又到一年毕业季。然而,眼前这群充满期待的毕业生,最终坚持在花炮行业里做下去的会有几个?

渴求专业人才的花炮行业为什么难以留住人?

    又到一年毕业季、就业季。

    这些经过系统培养的毕业生们,在选择自己的行业时,是“另辟蹊径”还是“墨守成规”?是继续“找饭碗”还是自立门户“造饭碗”?是选择“留守大城市”还是“返乡找生活”?何去何从的问号,画在每一个青春的岔路口。

    从今日起推出的“就业季”系列深度报道,试图从个案切入,呈现现实与梦想的种种冲突,以及日渐多元化的就业观。

    6月13日,一场烟花爆竹系人才专场招聘会在湖南省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举行。

    这场招聘会将辛阿鹏的记忆拉回到4年前,他曾经是烟花爆竹工程系的毕业生,而现在辛阿鹏就职于浏阳佳辉出口烟花制造有限公司,以企业招聘者的身份再次回到学校。

    一大早,招聘会现场就聚集了大量的学生。辛阿鹏忙着翻阅学弟学妹的简历时,也有着担忧,因为他不确定眼前这群充满期待的毕业生们,最终坚持在花炮行业做下去的会有几个。

    据湖南省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反馈的信息,自2006年设立烟花爆竹工程系以来,截至去年为浏阳花炮行业培养了500多名专业人才,但是留在浏阳的只有100多人,其中不少已转行。希望闯出事业的毕业生选择放弃,渴求人才的花炮企业留不住人才,这成为花炮系毕业生与企业之间面临的尴尬问题。

美好的愿景

    用专业人才促进花炮转型升级——这是花炮专业系成立的初衷。

    王杰要在招聘会上找到一家花炮企业实习,实习一年后再拿到毕业证书。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王杰说,自己当初选择烟花爆竹工程系是因为觉得这个专业很新颖,经过2年的学习后,这次有机会真正进入花炮企业让他很兴奋。

    “家族式管理更需要人才。”王杰对浏阳大多数花炮企业仍是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有所耳闻,但他依然充满信心,“我受过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相信是人才就会得到重视。”

    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浏阳花炮产业,确实需要这种青年专业人才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自2008年起,每年在湖南省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举行的专场招聘都有数十家花炮企业参与,足以说明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渴求。

    “现在需要年轻的技术员,车间主任。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的管理意识跟不上了。”官渡烟花集团董事长彭玉良抽出时间来挑选实习就业的毕业生,就是希望用受过专业知识教育的青年学生,带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用专业人才促进花炮转型升级,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烟花爆竹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孙国芳说,这也是花炮专业成立的初衷。

现实的尴尬

    职业与预期不符,毕业生流动性大,造成行业认可度低。

    事实是否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近年来,随着浏阳花炮产业的发展,花炮行业中的专业人才数量不断增加。浏阳市花炮局在2012年做的花炮产业普查报告显示,到2011年底,我市共有花炮各类专业人才11230人,其中中高级专业人才772人,与2002年的5713人对比,专业人才总数增加了5517人。但是,花炮专业生流动频繁的情况,与增长的数据形成了强烈反差。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曾设立花炮生产与管理专业,曾任系主任的潘邦飞表示,“培养的近1000名毕业生,现在留在花炮行业的不到五分之一。”这影响了学生对于花炮专业的信心,由于招生不理想,行业认可度低,学校已于2010年停办该专业。

    而作为曾经的毕业生,辛阿鹏的感受是,当初毕业时同学们都带着和王杰一样的“初生牛犊”的闯劲,分散在浏阳的各个花炮企业,但是现在再数数身边,同届学生仍留在花炮企业的不过十余人。

    学生同样感到不满。湖南省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烟花爆竹工程系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毕业生联谊交流会,企业用人不当、工作环境艰苦、职业与预期不符……这是每年会上都会提到的问题。

就业的冲突

    毕业生到花炮企业就业,却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产生了争吵与冲突。

    原本就业对口度极高的花炮专业,却在学生和企业之间产生了冲突。

    辛阿鹏就是从这种冲突中过来的。2010年,辛阿鹏通过招聘会成为东信烟花的实习员工,但是当他走进厂房时,却感到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从城市一下子到了乡下。”

    为了尽快了解花炮,企业要求学生们先在生产线上跟班学习。尽管理解这个过程是必须的,辛阿鹏依然有一种孤独感,“三点一线的工作,身边基本没有同龄人,真的很难熬。”

    “我这还算好的。”辛阿鹏说,有个同学在企业中被安排学习管理,由于浏阳花炮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粗放式管理,自己学习的专业理念很难实施。

    然而,在招聘会现场,面对企业招聘者们,王杰表态:“我觉得作为刚毕业的应届生应该从基层干起,耐得住寂寞。”辛阿鹏就像看见了曾经的自己,“希望有更多毕业生可以坚持下来,撑过艰苦期,花炮很有前途。”

新闻焦点
能否实现订单式培养?

    对于花炮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就业尴尬,市花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当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对接,让校企合作提前至学生培养阶段。“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下基层锻炼的概念,要让他们知道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是有区别的。”

    目前,浏阳花炮企业针对专业学生需求的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员、安全员、销售员、管理员与包装设计等方面。这些岗位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根本难以达到要求。

    “举个例子,化学分子式可以学,但药物的敏感度不经过无数次的实验,靠坐在教室里难以掌握。”该负责人表示,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花炮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要从头学起,增加了入行难度,这个重复的学习周期,让科班出身的学生们无所适从。

    针对这种情况,花炮局建议学校应组织学生分批次、多批次的进行实践、实习,更早的了解、熟悉行业。同时,为了加强校企对接,花炮局正在搭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希望借此实现订单式培养。

新闻点评
学生与企业都应放下身段

    原本定向为花炮行业培养人才的专业,毕业生却出现大量的流失,这并不符合专业设立的初衷。

    是花炮专业没有前途吗?显然不是,辛阿鹏是内蒙古人,因为学习了花炮行业,现在从事花炮销售工作,发展不错已经决定在浏阳定居。在湖南省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专门有一个烟花爆竹工程系部分优秀毕业生展,学生广泛分散在花炮行业的相关部门、检测机构、企业中。

    而他们与其他转行的学生比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多了一份坚持。科班出身的花炮学生应当摆正自己的心态,花炮由于其特殊性,一般要在基层待3年左右才能真正的入行,需要较好的耐心,但这也是入职前的考验。

    事实上这种锻炼对往后的工作有极大帮助。花炮一线工人尽管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多年积累的经验绝对不是学院派们通过书本能获得的。花炮毕业生们如果能放下身段,真正用心去熟悉这个行业,撑过最初的适应期后,将会大有可为。

    当然,企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在花炮行业急需高素质人才的时候,企业不应该再扮演高高在上的用人者,而是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吸引人才,在提质转型发展中获得人才的支撑力量。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