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标准 重落实 全面提升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admin 来源:四川烟花爆竹检测检验 点击数:448 发布时间:2017-03-28 07:13:00
          ————谭功元在全省烟花爆竹地方标准宣贯会上的讲话
 

        一、出台我省烟花爆竹地方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代表着烟花爆竹先进生产力,是烟花爆竹产业的安全发展方向。2015年6月1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的通知》中就明确了“烟花爆竹药物生产自动化、烟花爆竹产品生产自动化”的工作目标,并指出了要“制订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严格重点行业领域关键环节、重点部位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改造的技术标准和准入要求,建立健全机械化自动化长效机制”。这为出台我省烟花爆竹行业地方安全标准提供了政策契机。

        我省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化改造始于2011年,到2016年底,全面完成了爆竹机械装药、烟花机械混药、亮珠烘房干燥、引火线湿法制作等机械化作业的改造,基本实现了危险工序的人机隔离和人药隔离。随着机械化的快速推进, 2013年国家制订的《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工艺和新装备的需要,现行烟花爆竹国家标准中没有关于机械化生产、自动化操作的安全作业规程,更没有针对危险性废弃物处置的具体操作要求。企业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自行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不系统不规范,执行不到位导致我省烟花爆竹危险工序在实现机械化作业的同时风险依然存在,机械化生产由于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到位,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仍然偶有发生。2016年由四川省安监局提出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批准,制定了《组合烟花内筒配装封一体化安全作业规程》(DB51/T2234-2016)、《烟花爆竹危险性废弃物销毁处置安全技术规程》(DB51/T2235-2016)、《烟花药物机械混合安全作业规程》(DB51/T2236-2016)《爆竹机械配装封一体化安全作业规程》(DB51/T2237-2016)、《引火线湿法制作安全作业规程》(DB51/T2238-2016)等五个推荐性地方标准,并于2016年8月18日发布,2017年4月1日正式实施。

        这五个地方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为我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编制修订相关作业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规范蓝本,既适应我省烟花爆竹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的需要,更与国家对烟花爆竹产业政策的发展导向相一致,为我省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目标,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起到标准支撑的保障作用。因此,宣贯标准,掌握精髓,对指导生产管理实践,提升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落实责任,强化监管,认真抓好2017年安全监管工作

        2017年工作总体思路:紧紧围绕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中心,坚持把源头治理摆在风险前面,把风险管控摆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整治摆在事故前面,突出发挥双重预防机制作用,标本兼治,努力提升烟花爆竹本质安全水平,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由稳定好转向根本好转打下基础。

        (一)认真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

        一是深化“分包转包、三超一改”专项整治,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从严从重处罚生产企业“分包转包”、“三超一改”等违法违规行为,凡是发现分包转包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将相关人员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告。

        二是持续推进烟花爆竹经营环节专项治理,严格落实零售点“两关闭”、“三严禁”和批发企业“六严禁”。各市(州)、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要合理规划零售店数量,坚持安全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开展“回头查、回头看”活动,巩固经营环节专项治理成果。强化批发企业和零售店的日常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产品流向信息化管理制度。

        三是继续推进生产企业“三库”建设。企业“三库”达不到相关要求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限期一年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达标的,不予批准延期许可。2017年底生产企业完成“三库”安全设施设计审查,2018年底全面完成“三库”改造。

        四是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生产企业下列“五种”违法违规行为:超许可范围违规生产专业燃放类产品;违规向批发公司和零售店销售专业燃放类产品;违规将专业燃放类产品标注为个人燃放类烟花产品;未履行发货前“四必查”制度(必查《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必查车辆《道路运输证》及经营范围、必查驾驶员和押运员资格证明、必查车辆警示标志);未按照规定开具运输证非法运输和销售烟花爆竹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推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进一步规范烟花爆竹企业行为,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2017年全面推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

        按照属地监管原则结合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的特点,对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开展安全风险分类评估,并划分A、B、C、D四个类别的监管等级;按照“巩固A类、提高B类、重点整治C类、压缩淘汰D类”的原则,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重点监督检查C、D类企业,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三)探索烟花爆竹重点县的安全监管

        为推动烟花爆竹重点产区的产业升级,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决定在西充县、富顺县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攻坚工作。通过四年(2017年—2020年)攻坚,进一步提高重点县烟花爆竹生产“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科技化、集约化”水平。

        (四)大力推进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化改造

        继续推进生产企业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改造,强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及机械设备。建设引火线烘干复引一体机生产示范线,减少危险工序和危险场所的生产作业人员,进一步提高引火线生产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指导企业加快组合烟花生产工艺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逐步淘汰内筒手工装药生产工艺。

        (五)继续开展生产企业导静电设施安全抽检。

        静电危害是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的重大隐患,是引发烟花爆竹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局高度重视烟花爆竹企业的防静电安全监管工作,于2016年组织四川省烟花爆竹安全监督质量检测站对我省主产区南充、遂宁两地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其他市(州)烟花生产企业开展了一次防静电专项抽检工作。

        今年将继续开展生产企业导静电设施安全抽检。省局设立专项经费,委托四川省烟花爆竹安全监督质量检测站开展导静电设施安全抽检,重点抽检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1.1-1级危险工序涉药机械设备的静电接地。

        各地安监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生产企业开展导静电设施安全抽检。财政资金不能解决的地方,由企业出资聘请有烟花爆竹防静电检测资质和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重点对除1.1-1级以外其他危险工序涉药机械设备的静电接地、涉药工作台(地)面导静电材料及其接地、涉药工具器具的材质、人体静电释放装置等防静电检测指标进行全面检测。

        对防静电抽检不合格的企业,要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要求,严格企业换证审查和复产验收,对重点涉药部位的导静电设施不合格、防静电措施不完备的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不予通过复产验收。

        同志们,今天借助我省烟花爆竹地方标准宣贯培训会议,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学习烟花爆竹专业技术知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难保安全,希望参会代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指导实践。回去后各企业要组织内部员工认真学习这5个标准,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督促企业按标准进行安全生产,为顺利推进我省烟花爆竹机械化、自动化进程和实现我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为党的十九大和省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创造更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编辑:admin)